首页 / 大学 / 知识讲义

迎来“黄金3年”,金融科技会取代传统金融机构吗?

融宝互联 时间:2019-08-31 17:12:25 阅读:1086

“1到100”:金融科技在中国

有人说,金融科技在硅谷的发展是“从0到1”,而在中国的发展是“从1到100”。

2017年,高盛发布了一则关于金融科技的报告,其中提到一组关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的数据:

第三方支付:从1.1万亿到107.3万亿

从2010年到2017年末,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了超过97倍。大约16%的交易与消费相关,56%来自个人之间的转账。

网络借贷:从280亿到2.8万亿

从2012年到2017年末,网络借贷总资产增长了100倍。

金融科技全景图

2017年,中国内地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融资金额达到了77亿美元,美国的融资金额是62亿美元,中国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资远远超过了美国,领先全世界。

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企业Top10中国占了4席,国人熟悉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陆金所都在内。

安永发布的《安永2019年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显示,中国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是最高的,达到了87%,而美国是46%。换而言之,中国在这方面的采纳率已经是美国的1.9倍。

过去几年,中国金融科技呈井喷式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网民规模庞大

智能手机、PC的使用人数已经超过7亿,为金融科技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2、小微企业融资饥渴

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不足20%,这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需求。

3、普通老百姓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由于缺少相关信用记录,大多数人不在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中。

4、理财门槛

理财新规之前最低的理财门槛是人民币5万元,但现状是很多普通家庭拿不出5万元做理财。

5、监管套利

传统的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存在双轨的监管机制,有监管套利空间。

6、刚性兑付

过去10年中国老百姓已经养成了刚性兑付习惯,这为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7、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

金融科技离不开数据,中国人隐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可以用低廉的成本获得大量的数据。

16个字,看懂科技金融行业新规划

过去几年,金融科技在国内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但是,由于监管的缺失和政策的滞后,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乱象,例如P2P爆雷潮。《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及时推出,说明了国家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和肯定。

引人注意的是,这次提出的规划只是一个三年规划。

通常来说,短规划的时间周期是一到两年,长规划的时间周期是五年,而这次选择了三年。

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金融科技行业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如果规划时间太短,金融科技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很难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成果;

如果规划时间太长,则降低了后期进行政策调整的弹性和灵活度。

所以,选择三年作为规划周期是比较合理的。

《规划》中提出了16个字“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这对理解金融行业的未来很有帮助。

第一,“守正创新”。创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守正”,这是创新的前提。所谓“守正”,即回归金融的本质,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科技的目标不是颠覆传统金融业,而是用科技手段为其赋能,促进金融的供给侧改革,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

第二,“安全可控”。金融科技的发展不能是无序、混乱、野蛮式的,必须安全可控,这意味着要根治当前存在的一些行业乱象,规范行业发展。

第三,“普惠民生”。金融科技的目标是助力普惠金融,让金融惠及民生。

第四,“开放共赢”。金融科技要遵循这一理念,共建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生态圈。

《规划》提出了对金融科技行业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如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等。相信随着这些部署逐步付诸实施,金融科技行业将迎来更加安全、有序、健康的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融资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融资时面临着很多困难,即所谓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金融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另一方面也可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从而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家庭。所以,《规划》的推出,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未来:金融科技会取代传统金融机构吗?

此前,部分金融行业从业者担心金融科技将取代传统的金融机构。在《规划》出台后,这种担心更甚。金融科技未来会取代传统金融机构吗?

传统金融业务VS互联网金融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金融。金融就是在不确定的因素下,实现资本跨空间和跨时间的合理分配,服务实体经济,从而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即劣币驱逐良币。金融最核心的能力是识别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定价。

所有的科技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客户的还款意愿及能力,并对它精准定价,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那些最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家。

因此,按照上述的理论框架,我认为今天的金融科技依旧是“旧酒装新瓶”,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

互联网等科技的出现,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范围、人数、金额和环境,但没有改变金融交易的本质。金融科技不是新金融,而只是金融销售渠道、金融获取渠道意义上的创新。

金融科技在渠道意义上挑战了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但在产品结构和产品设计上跟银行、保险、资本市场等所经营的产品没有区别。金融的本质没变,还是交易各方的跨期价值交换,是信息的交换和风险的识别与定价。

今天我们正处于金融科技的“战国时代”,在相关领域里既有传统金融机构的身影,亦有高科技公司的身影,但它们都存在边界,这个边界是由成本决定的,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做亏本生意,也许它能承担短期亏本,但是不可能做长期亏本生意。

换而言之,金融科技是由成本决定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会产生“经营成本、资金成本、风险甄别成本、获客成本”四种成本,但无论是金融科技(科技+金融),还是科技金融(金融+科技),其商业模式都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成本。

从资金成本来讲,银行或传统金融机构具有天然优势,从经营成本来讲,互联网企业或高科技公司具有天然优势。我们原以为线上获客成本很低,但事实上今天线上获客成本已经超过了线下获客成本。

金融科技(左) VS 科技金融(右)的成本

金融科技有创新的基因,有更符合互联网精神的企业文化,有监管套利空间,还有平台竞争方面的先发优势。

因此,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优势在于标准化的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低成本服务长尾市场的能力。

而传统金融机构具有垄断性的线下能力、金融专业能力、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雄厚的客户资源。

因此,传统金融企业的优势在于个性化金融产品的制造与销售,在于客户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两者各有优势,更多的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在新的发展规划下,金融科技的未来会怎样?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短暂的退步,然后带来长久的繁荣

所以我认为,现在等待我们的是金融科技的春天,是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的繁荣。

评论

还未登录?马上去 登录 后评论

全部评论总共{{comment.total}}条
  • {{item.c_AuthorUsername}} {{item.c_CreateTime}}

    {{item.c_Content}}

    {{item.c_ReplyCount}}
    • {{item.c_AuthorUsername}} {{item.c_CreateTime}}

    没有更多了

    还未登录?马上去 登录 后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