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理财起源于美国,90年代在香港盛行,国内则在2007年后伴随着信托业的发展而发展,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标志着互联网理财的开始,后续有线上基金销售、网贷产品、交易所产品等走入大众视线。
国内理财市场主要产品有基金、证券、保险、信托、银行理财产品、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等。线下理财一般针对高端客户,知名的有在美国上市的诺亚财富、钜派投资等。而线上理财一般针对中低端客户,门槛相对较低,最知名也是最早的是“余额宝”,还有如基金销售公司,如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保险销售公司,众安保险;以及陆金所的一站式理财产品等。互联网理财拓展到更多客户群体,降低了理财门槛,目前常见的有三类:1)银行推出智能投顾类产品;2)金融科技企业推出的产品,如支付宝的蚂蚁财富、众安保险、陆金所等的在线产品。3)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和网贷平台的投资产品等。
第三方理财,第三方即独立,顾名思义,应该要有独立性,理财规划也需要有丰富的产品来做配置。其理财顾问应该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但是,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盈利模式是从产品渠道方拿佣金,决定了通常其不能完全给出独立投资建议,会综合考虑佣金比例高低,容易有倾向性地推荐高佣金产品。
另外有些第三方理财公司也有自营资产管理业务,势必容易引导投资人资金优先投资自营业务,因此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其实更像第三方销售,其基因更多的是销售,部分机构的风控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是较为欠缺的。
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一般其产品都有重点,有些以股权投资类产品为主,有些以信托类产品为主,很少有企业有全方位的产品。而国外的独立理财顾问(IFA),更多的是从投资人端收取费用,可以较为独立公正地站在客户角度,去推介真正适合他的产品,真正做好理财规划。
过去的十几年里,第三方理财经历了成长期,也伴随着很多行业乱象。行业最早发展是伴随着信托业的发展,2007年,信托“新两规”的颁布,信托计划作为具有放贷功能的直接融资工具,很快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迅速崛起,信托也成为了继银行之后,总资产规模排名第二的金融机构。2012年开始,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基金子公司、期货资管面临更加宽松的监管环境,信托业面临更加激烈的资管行业竞争,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在通道业务方面与信托公司形成非常直接的竞争,而在股票质押、证券投资等业务方面券商、公募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亦有很大优势。第三方理财靠着信托和资管公司的佣金,日子过得较为滋润,但后来经济进入下行期,理财产品虽然更为丰富但也隐藏很多风险,第三方理财行业也随之进入低迷期,很多理财机构面临信用危机,也不得不面临转型。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通读大资管新规全文,有两大看点:
1、大原则并没有放松,而是在大资管新规正式稿中有所强化,例如“打破刚兑、实行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等内容。大资管新规的监管态度是“去杠杆、去刚兑、去通道”;
2、正式稿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到2020年底”,表明监管层力确保市场平稳,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
随着资管监管趋严和政策的出台,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会更为规范,而好的产品传统机构也会自己去销售,第三方理财机构可以拿到的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少。同时对于自身也做资产管理的理财机构而言,其产品也需更为规范,也要求有更好的风控能力。
最近诺亚财富旗下公司的暴雷事件,我们作为局外人并不清楚具体是哪方面的问题,但有一点不容忽视,也就是风控,作为自营资产管理行业,其投资项目风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理财行业而言,一定要让投资人了解收益伴随着风险,而不是片面强调收益,在产品出事后又强调风险自负。而站在投资人角度,也一定要在投资前理解产品可能的风险。明白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任何所谓的规避风险都是营销话术。在经济下行期,投资更需谨慎,选择安全系数高的产品更好。
随着国内理财市场的发展,第三方理财机构应该有更明确的定位,已经走向上游做资产管理业务的机构应该注重风控能力的建设,而真正的线下面对高端人群的第三方理财未来走向应该是有独立推介能力、且可以定制化理财产品的机构会出现,同时其对投资人的教育会加强,机构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而投资人的风险意识也会加强。另外线上理财也会有更多第三方理财出现,则应该丰富产品,加强智能投顾产品、一站式理财产品等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