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 / 在线课堂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李海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定中国经济转型成败

融宝互联 时间:2019-06-19 14:31:18 阅读:704

6月12-14日,为期三天的“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顺利举办。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亿欧公司联合主办。大会以“科创引领智能新时代”为主题,聚焦科创板、5G、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创新热点。

6月14日,金融科技峰会隆重召开,与会嘉宾在“开放银行”、“场景金融”、“产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思维碰撞为科技创新企业探索金融科技赋能、落地银行业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李海涛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李海涛:大家早上好! 6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证监会主席和上海市领导在陆家嘴参与了科创板的开板仪式,至此拉开了建设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序幕。所以在这个时点,我们讨论金融科技,讨论科技对金融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我想说,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2016、2017年钢铁、煤炭传统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的经济转型非常重要。而今天,我们需要对金融行业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在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40年里,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2019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在新的增长周期里面,最重要的是产业的升级和消费升级。如何把这两个升级做好,金融行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如果做得不好,一切都是没有支撑的。

各种各样国际的竞争,竞争核心是哪个国家能够更有效的把资源配置好。如果资源不能配置好、如果资源不能有效配置,那是没有办法长期在竞争中胜出的。

我想讲三点:一是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挑战——供给侧改革怎么进行;二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很多的金融体系都会在供给侧改革中受到很大的挑战,兼并重组让行业集中度提高,这也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三是长宁区在金融改革方面有一些实践可以借鉴学习。

中国的金融行业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正因为有问题,所以有机会。

一是中国的企业直接融资占比太低,间接融资占比太高中国80%的融资是通过银行来的,20%是通过金融市场而来。但海外市场却是反过来的,20%来自银行,80%来自资本市场。

二是直接融资占比里面,债券占比为主,股权占比为辅,科创板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向。中国的企业20%以下的钱是通过股权融资来的,所以大部分是债券,债券来的问题是高杠杆。

三是债务融资市场里,你会发现大部分是国企,地方服务平台。民企在债券市场里融资占到不到20%。

四是我们的股权融资里面,传统经济占比是主导的,新兴经济,科创经济占比很小。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科创板。

五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在金融体系里获得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民营企业贡献了80%的就业、60%的GDP、50%的税收,但拿到的资源不到20%,而且融资费用非常高。

六是关于金融供给侧改革方面。现有金融体系能够服务小微企业的时候,发现有一些错配,大银行给小微企业贷款,但这并不是他们擅长的。

改革和开放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开放,只有引入了外面的竞争,才能够激发我们改革,国家的政策让金融的开放力度非常大。

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行业的转型,你会发现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玩法。过去几十年,如果大家胆子大,加杠杆,很多事就可以做成。但是未来需要的是精细化管理,需要的是有真正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不管在金融行业,或者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空间都是有限的。

我个人觉得,未来中国的金融行业会遇到几大挑战:

一是外来的挑战。如果全球顶级金融机构能够进入到中国,对我们企业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二是技术的创新。AI、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会直接给金融的营业模式带来挑战。

如果没有核心竞争能力,没有核心的客户资源,没有创新能力,金融机构在未来市场竞争里面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发展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时候,有几个方向非常需要得到发展:

一是对中小企业,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的支持。二是对监管上,希望混业经营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是如何能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作用。之所以我们有影子银行的业务,因为传统业务不能没有抵押物,没有长期信用记录。如果想让资本市场来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作用,我们可以开发高收益债市场,只要市场的价格合适,就会有人进来给这些企业融资。另外,P2P虽然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它确实代表了消费金融的资金需求,在我们的金融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发展这样的市场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是国企的改革,国企金融机构的改革。虽然我们说民企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但,国企同样在中国经济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国资控股、国资经营得到更好的治理机制,让国资资源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来,这非常重要。

去年12月份,我参加了长宁区西郊金融园开园仪式,他们所做的一些金融创新给我很多启发。参观了他们的园区之后,我发现上海作为金融中心之外,还在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行业的核心是服务实体经济,如果做不服务实体经济,就没有竞争力。就像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实实在在做出芯片来,实实在在做出航空母舰来,实实在在做出导弹来,在国际竞争力就没有实力。

长江商业院强调的三个词“取势、明道、优术”。“取势”的意思是,如果能掌握未来大方向的80%,那我们就成功了。“明道”,就是方法论,怎么把这个事做出来;“优术”,就是注重技术细节。

大的趋势是要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考虑。实体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是最大的趋势。没有这样的发展,中国是大而不强。所以服务实体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服务。

取势,就是从我们的立脚点来考虑。从长宁的角度来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各种各样服务,如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反倒有更大的前途。很多的实体的行业,需要学会抓住大的趋势。

明道,即方法论,就是怎么做。政府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环境、提供一个生态圈,就是为了让这个事情能够做起来。提供一个生态环境,让有需求的企业,和有服务能力的企业能够在一起交流、碰撞,碰撞出好的火花,好的合作的机会,这真的非常重要。

优术,就是具体怎么把事做好。不管是经济的发展,还是国家的竞争。任何一个计划,核心的都是人。创新是人来完成的,没有创新的人就没有创新的企业、创新的行业。金融行业尤其靠人。以人为本,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做事情才是关键。

要解决中国的金融行业的痛点,也就是要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民营企业。让他们能够得到融资,让他们得到发展,让他们带来就业,带来城市的发展。国企的改革也非常重要,效率的提高是中国竞争力的核心。原则也是要打造一个平台、一个生态圈引导、帮助企业发展。

我们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我们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改革开放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创新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产业升级的趋势,消费升级的趋势都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看待中国的未来非常悲观,觉得中国有很多很多问题,但是我是乐观的。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不到一万美金。但中国人民勤劳致富的动力是非常强的,我们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新纪元的新原点。我相信产融结合在未来一定有巨大的发展机会。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评论

还未登录?马上去 登录 后评论

全部评论总共{{comment.total}}条
  • {{item.c_AuthorUsername}} {{item.c_CreateTime}}

    {{item.c_Content}}

    {{item.c_ReplyCount}}
    • {{item.c_AuthorUsername}} {{item.c_CreateTime}}

    没有更多了

    还未登录?马上去 登录 后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