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找钱。"一位头部P2P机构资金负责人自嘲目前的状态。
愁钱的不止他一人。今年上半年,多家P2P平台都在高薪挖机构资金负责人,年薪在百万左右。
这关乎P2P平台的生死。拿到机构资金,就是拿到了救命钱。2019年年初,《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也就是"175号文")下发,明确网贷机构以清退为主。在此前后,P2P行业严格执行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双降要求,通过P2P平台撮合的资金规模不能再增长。
如果拿不到金融机构的资金,P2P平台只能坐等业务规模一步步缩减,眼睁睁看着有需求的借款人不断离开。而近在咫尺的威胁是,P2P平台的数量每个月都在减少。
市场冷静了
大量拥有P2P背景的金融科技公司涌入助贷,可麻烦的是,能拿的钱看上去却不会有大的增加。
目前,银行业没有公布相关的数据,但是身处其中,从业者们却已经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市场进入了专业期和冷静期。一位从2015年就开始做助贷业务的资深人士告诉零壹财经,一些信号比较明显。据他观察,目前从业人员都在往持牌机构走,而不像前两年大家蜂涌着进入金融科技行业。此外,手握资金的金融机构做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对资产平台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要求更加专业。
其中的原因,该人士向零壹财经分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整个行业的坏账率都在上升,比较明显的表现是信用卡不良率在上升;另一方面,银行业自身也出了些问题,包商银行出现信用风险等事件,也让银行业放贷更加谨慎。
实际上,能够获得金融机构资金的并不多。前述做助贷业务的资深人士告诉零壹财经,据他了解,一般金融机构只合作一二线的金融科技机构和细分行业的三线平台。所谓一线,就是BATJ和上市公司,这些是金融机构眼中的"香饽饽";所谓二线,就是那些市场表现不错,但是还没有上市的机构;细分行业的三线平台,是那些在某一行业的资产做到头部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数量也不多。
"P2P非常难接资金。"该人士向零壹财经坦言。行业内关于P2P的传言非常多,金融机构一般都绕着走。
"几乎唯一"的战略出口
可是对于P2P来说,要转型,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助贷是'几乎唯一'的战略出口。"一位P2P平台人士向零壹财经分析时,语气中带着些苍凉。
175号文为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指了三条路: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其中,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并不是特别行得通。
网络小贷公司牌照目前已经停止发放,即使将来要拿牌照也难,而且牌照本身的吸引力有限。2017年1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规定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
据一位P2P平台负责人了解,牌照市场上比较多的是融资租赁牌照和典当牌照,消费金融和小贷类的牌照非常少。"互联网小贷牌照注册资本一般都在1-5亿元之间,低于5000万元很难申请成功,一般的P2P公司都没有那个实力。"他感叹。此外,即使拥有了小贷牌照,经营也难。网络小贷牌照只能用自有资金放贷,杠杆一般在2倍左右,个别情况下可以达到4倍。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零壹财经,就网络小贷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业内测算,放贷额达到100亿才能赚钱。因此转型网络小贷并不是特别好的出路。
单纯的导流,就更难了。如果是单纯地把P2P平台的投资者或者借款用户导流给持牌资产管理机构,不提供其他服务,所能赚取的利润非常少。同时,如果是把P2P平台的借款用户导流给持牌资产管理机构而不提供附加的风控服务,所面临的第一尴尬的问题就是"P2P的借款客户都是市场上的次级用户,这些用户导给谁呢?谁会要呢?"一位P2P行业资深人士反问零壹财经。
如果能够转型助贷,获得金融机构持续稳定的资金,是一条稳妥可行的生存之道。
可是,转型助贷困难重重。
难度相当于转行
"其实最后能转助贷的,可能只适用于有限的几十上百家公司。"一位在业内多年的P2P平台老板认为。
"目前的800多家P2P平台当中,大部分都不是自己做资产的,怎么转?"根据他的估计,大量的平台都只有资金端,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网贷平台的系统和通过系统对接的网贷投资人,他们的资产端都是和提供资产的公司进行合作。"要让这些做资金端的公司做资产,难度相当于转行。"
即使是这些自己有资产、能转型的P2P平台,转型也相当痛苦。"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金融机构喜欢的资产,我们赚不了钱;我们能赚到钱的资产,金融机构不喜欢。"一位头部P2P平台对接金融机构资金的负责人向零壹财经透露。
他解释,一般来说,P2P平台对接的资产,比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低。因此,P2P平台会对这些资产收取相应较高的费率。对接金融机构时,这些资产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资产质量本身不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第二,利息太高,即根据监管要求,金融机构一般要求贷款的IRR年化利率在36%以下,但现在大多数P2P平台贷款的年化利率名义上在36%以下,但实际上根据金融机构的算法,他们的实际利率都远高于36%。
要把P2P平台贷款的实际利率降下来,难度相当大,这需要P2P平台变换自己的客户群体。一位P2P平台内部人士向零壹财经举例解释,比如他所在的平台,客户比较下沉,都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客户风险相对较高,要想把贷款利率降下来,有两个办法:第一,从目前的客户当中识别出更优质的客户;第二,从市场上获取新的优质客户。这都要求对现有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产品逻辑将完全不同。"老板的意思是,先找到钱,再重新设计产品。可是这陷入一个死循环--要找到钱才能调整产品,可是不调整产品就很难找到钱。"他无奈地表示。
行业分化严重
据零壹财经了解,能转型助贷的机构当中,分化也非常严重。
即使在上市公司当中,这种差别也很明显。有的公司金融机构资金占比在快速提升,但有的机构逾期率较高,要找到机构资金并不容易。
比较轻松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当中的头部平台。零壹财经曾经对上市公司的助贷业务进行了梳理,不少平台的机构资金占比快速提升,如拍拍贷、乐信等。
最为纠结的是一些中等规模的平台,他们的资产体量大致符合金融机构要求,有一定规模有价值的用户,但是用户又不完全优质。"实在不行,赔钱也得做。因为这是个战略方向的问题,赔钱做可能有未来,现在不做,就没有未来。"一位P2P平台内部人士向零壹财经感叹。
要成功对接机构资金,除了拼资产质量,还要拼人脉。"拉皮条这事,一点也不容易。"前述头部平台对接金融机构资金的负责人向零壹财经吐槽,持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各不相同,这中间有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要想成功对接资金,在对自家资产了解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每家金融机构的需要和偏好。
"要想做好,得有一张自己的'熟人网络'。这都是以前做业务的时候一家一家跑出来的。"他坦言,为了找到合适的机构资金,自己现在每天也要到处不厌其烦地找人聊天。
一些规模稍小的机构很难拿到钱。业内流传的说法是,金融机构与助贷机构合作,要求助贷机构起码有30亿元的在贷余额。较小平台即使能拿到钱,也会面临钱不能快速完全放出去的问题。
一位资产规模在几千万元的P2P平台老板则有苦难言。他说平台资产较为优质,他非常有自信。他和当地的城商行接触,提出自己出资产、并且交保证金,只用银行的通道,结果被城商行拒绝了,理由是不符合监管规定。
此前监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助贷机构合作不能将风控外包。提出这个规定的是2017年12月1日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也就是业内所称的141号文,其中提出:"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
他的平台要找第三方机构来做保险或者担保也行不通。业内人士告诉零壹财经,目前做履约险的机构基本都在观望,部分已经暂停了履约险的业务。要找担保公司的话,全国3A级的担保公司只有6家,合作条件不比保险公司低。2A和2A+的担保公司,大的资金方不认,小的资金方就是城商行和农商行,又受到资金不能出省的限制。具体到上述P2P平台老板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他所做的业务,没有找到有足够专业能力的能够担保的公司。
最后,这位老板的解决方案是,6月底之前关闭了P2P平台,只做资产。他入股了一家小贷公司,等于间接持有小贷牌照。但是,这家小贷公司也没有钱,这位P2P平台老板实际上只能用自己的钱来放贷,"资产规模缩了一半还多。"他透露。
"实在不行再想别的办法,我们其实非常想合规经营。"最后,他总结大多数中小型P2P的出路,"其实P2P就是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反正民间金融一直都有,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