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 / 在线课堂

央行发布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回应大行抢夺中小银行小微客户质疑

融宝互联 时间:2019-06-26 15:31:52 阅读:581

6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首次发布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白皮书《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总结梳理了2018年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效。与2017年相比,经过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2018年中国小微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拓宽。

先来看央行公布的一组有关小微企业信贷方面的最新数据:

1、截至2019年5月末,全国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型贷款)余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又高出5.8个百分点。1-5月增加8169亿元,同比多增4714亿元。

2、五家国有大型银行对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比去年底增长23.7%,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的大部分,平均利率4.79,比去年全年下降了0.65个百分点。

3、2019年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5.9%,比大型企业高出4.5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高出3.3个百分点。

尽管去年以来我国在小微企业信贷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有了一定改善,但白皮书也指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是我国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目前主要存在小微企业融资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和服务能力仍有待改进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直接融资服务有待完善等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金融资源配置,优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尚存6大主要问题

白皮书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近些年来,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利性不断提升,融资成本有所下降,融资环境持续优化,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是我国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

白皮书指出了以下六方面主要问题,每项具体展开内容都较为犀利:

1、小微企业融资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

2、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和服务能力仍有待改进提升

大中型商业银行虽然普遍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和小微企业专营机构,但在差异化信贷管理政策、授信审批权限、尽职免责、考核激励等制度安排上还未全面落实到位,基层信贷员对小微企业还存在“不愿贷、不能贷、不会贷”的问题。金融机构对政府信用的依赖仍然较强,“垒大户”“吃快餐”的思想尚未根本扭转等。

3、小微企业自身素质偏弱影响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成立3年后的小微企业持续正常经营的约占三分之一。而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12年。

4、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直接融资服务有待完善

相比发达经济体,我国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体系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功能发挥不足。股权融资市场偏重于大中型企业,中小板、创业板等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市场门槛高、限制条件多,新三板存在流动性不足、定价功能不健全、生态不平衡、预期不明确等问题。

5、政策性担保体系的支撑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多数政府性担保公司的放大倍数低于2倍,部分担保机构存在资本金不到位和“担而不偿”等问题,没有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部分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偏离担保主业、聚焦支小支农力度不够、担保费率偏高等现象,偏离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定位。

6、社会信用体系和营商环境有待优化

债权人保护法律制度和信用惩戒机制尚不健全,逃废债行为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依然存在。当前我国在落实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竞争中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民营和小微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仍面临隐性壁垒,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找准问题所在才可对症下药。为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白皮书认为,应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金融资源配置,优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大力培育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有序推动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引导督促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法人银行回归本源,推动国有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基层落地,增加小微金融基层网点数量,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覆盖面;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加快推进科创板建设,稳步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有效发挥科创板、新三板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方面的作用等。

官方回应大行抢夺中小银行优质小微客户质疑

去年以来,国有大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了“头雁”作用,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但伴随而来的,也有对于大行抢夺中小银行优质客户资源的质疑声音。

对此,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表示,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这样的要求在短期之内可以让国有大行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头雁”作用,通过扩量降价带动降低全社会小微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当然长期来看,还是需要强化各类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服务能力,构建一个市场化竞争性的服务体系。

“总体思路还是要发挥市场价格调解的作用,来构建功能互补、竞争有序、差异化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对小微企业的合理定价和信贷投放的商业可持续性。”邹澜称。

具体来说,一方面是继续发挥国有大行的“头雁”作用,依托它的资金、规模、网点优势加大信贷投放,保持较低的融资成本,通过优化内部传导,构建扩投入、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将短期行为转化为长期成果。注重挖掘本行各类客户资源,提高对小微主体的首贷支持力度,努力拓宽小微信贷的覆盖面。

“我们今年对大行提出的要求,是要更多地看银行对小微主体首贷的支持力度,而不是简单地抢别人的客户。”邹澜强调。

另一方面,要持续发挥股份制银行的业务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效发挥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贴近地方、管理灵活的本土优势,积极发挥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的场景和模式优势,引导在组织架构、内部管理、服务效率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特色。

“实际上面对大行的竞争,也是在给中小银行进一步的压力和动力,它还要往前走,过去是相对服务好,现在在有了这个压力的情况下还要再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色,形成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整体提高对小微金融的供给质量。”邹澜称。

解决小微企业风险防范

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天然的高于大中型企业,因此,在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同时,如何防控好风险,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

邹澜强调,在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是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必然要求,否则的话就不可持续,只能又变成短期的运动。因此,对于解决小微企业风险防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通过政策支持来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的调节,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的作用,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快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而不是把风险全部由放贷银行一家来扛。

二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测分析和监管督导。重点关注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期限结构、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提示、早处置,完善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三是培育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能力,提高商业可持续性,指导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本和风险管理情况合规开展业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现代风险管控能力,切实增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持续经营。

此外,强化小微企业的培育和信息共享,来推动地方政府部门开展小微企业的培育工程,促进小微企业完善财务制度,增强经营能力,同时健全小微企业的公共信息、信用信息的对接共享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信贷风险。

评论

还未登录?马上去 登录 后评论

全部评论总共{{comment.total}}条
  • {{item.c_AuthorUsername}} {{item.c_CreateTime}}

    {{item.c_Content}}

    {{item.c_ReplyCount}}
    • {{item.c_AuthorUsername}} {{item.c_CreateTime}}

    没有更多了

    还未登录?马上去 登录 后评论

没有更多了